美國一項新研究指出,在新生兒加護病房唱或播放宛如子宮聲響,可協助早產兒減緩心跳,改善睡眠和進食情況。研究人員發現,給有呼吸窘迫症或敗血症的嬰兒聽他們的父母唱搖籃曲,或模仿母親心跳、子宮內液體流動聲響時,嬰兒的生命徵象較好。
紐約貝斯以色列醫學中心(Beth Israel Medical Center)路易阿姆斯壯音樂和醫學中心主任羅伊(Joanne Loewy)說:「我們正從文獻和像這樣的研究發現,早產兒不必然要放進保溫箱才長得好。」「神經功能可因音樂而加強,生命徵象可透過互動聲音和音樂治療而加強。」
羅伊的新研究包括在十一個新生兒加護病房接受治療的二七二名早產兒,這些加護病房擁有音樂治療師。
在二週期間,嬰兒的父母在不同時間唱歌給他們聽,或由治療師使用裝置,製造子宮聲響,歷時十分鐘。羅伊和同事在這段期間記錄早產兒的生命徵象,以及他們的進食和睡眠,和沒有聲響時的生命徵象做比較。他們發現,嬰兒在聆聽搖籃曲和心跳聲響時,以及就在聆聽其他宛如子宮聲響後,他們的心跳平均每分鐘下降一或二次。
這項新研究並沒有將嬰兒放置在靜默或新生兒加護病房輕聲說話的環境下,因此研究人員無法拿沒有音樂的對照組做比較,只能說早產兒聽音樂時,生命徵象較佳。
羅伊說:「我們教導父母把寶寶抱在心上,貼近肌膚,發出『啊』聲音,加強類似子宮的環境。」
中央社紐約十五日路透電 台灣新生報 – 2013 年 4 月 16 日 上午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