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News & Message

:::
1/19/2021

安全使用中藥,重視藥物不良反應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內科 歐世宸賴香君黃鐙儀醫師林宏任主任

中醫師用來治療與預防疾病的藥材,稱為中藥。中藥自古以來,除了植物的草木果菜之外,還有動物類以及礦石類藥材。隨著現代對藥物的研究進展,部份弊大於利的中藥材已逐漸管制或禁用,例如:2003年11月3日起禁用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材(廣防己、青木香、關木通、馬兜鈴、天仙藤等),同時細辛由全草使用,改為僅可使用馬兜鈴酸含量極低的根部,且製成品不得驗出馬兜鈴酸。2004年2月1日起開始規範中藥材含重金屬含量標準,更於2005年5月1日起,全面禁止販賣、使用硃砂及含其成份之中藥製劑。(見表一)

表一:禁用中藥材一覽表

因此,今年發生台中市前議長張宏年一家在中醫診所長期服藥導致鉛中毒事件,顯然是違法使用禁藥硃砂的誤用品(鉛丹)的結果。在一般合格且守法的醫療院所取得之中藥品項,應是安全無虞。

鉛的來源與用途

鉛是人類最早廣泛使用的金屬之一。雖然鉛在工業用途極為寬廣,但鉛對人體是沒有生理功能的,而且鉛是難以代謝的重金屬,在體內百分之八十以上貯於骨頭與牙齒中,半衰期高達20到30年,因此,鉛的汙染管控非常重要。

鉛可從空氣污染、水、灰塵、食物等進入人體。例如由於製程中的汙染,泥土中的鉛可能會被植物吸收,食用的肉品、魚類也會因受污染的水和沉積物而積聚鉛,這也是大多數天然藥材可能含鉛的主要原因。

鉛中毒的診斷

通常是藉由血中鉛濃度來診斷鉛中毒。成年人的血鉛超過20μg/dl、兒童超過10μg/dl則需考慮鉛中毒的可能性。尿鉛的濃度上限則是50μg/dl,其中以血液檢測較為準確。含鉛量的增加會紅血球形態的變化,可在紅血球表面看到嗜鹼性的小斑點,稱為Basophillic stippling。

鉛中毒的臨床表現

鉛中毒影響涵蓋血液、神經、消化、泌尿、生殖系統,主要症狀包括貧血、癲癇、頭痛、煩躁不安、記憶力變差、神經肌肉麻痺、腹部疼痛、腎功能下降、不孕等,影響的程度與蓄積的時間長短及血鉛濃度相關。依血鉛上升的速度與蓄積的時間長短,分為急性與慢性鉛中毒:

急性與慢性鉛中毒

中藥也可進行「藥物不良反應通報」

雖然我國有採取部份中藥材為藥食兩用,但大部份的中藥材或中藥製劑,仍是屬於藥品。基於藥即是毒的概念,衛生福利部自2001年起即建置「全國中草藥不良反應通報系統」,受理中藥相關案件之通報,此系統自2016年起與西藥不良反應通報系統整合,以「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系統」作為單一線上通報系統,只要服用中藥後發生任何「非預期內的症狀」,皆可至「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系統」進行線上通報(註一)。其目的主要為建立病人用藥警示系統,使醫師在處方前能夠了解病人藥物使用狀況,以及對該藥物是否會產生不良反應,以提升全民用藥安全。

中醫藥五層安全防護網

因應此次使用禁藥事件,台中市衛生局與中醫師公會合作,全國首創建構中醫藥5層防護網(註二),杜絕少數中醫師不當醫療行為,其內容包括:

1 「嚴懲不法,杜絕使用」:中醫診所、藥商查獲硃砂,一律移送。

2 「加大中醫藥監管力道」:進行中醫診所藥包及中藥販賣業中藥材之稽查抽驗專案,速查速辦。

3 「健全通報與檢驗醫療網絡」:由台中九大醫院負責個案通報及治療,包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中榮民總醫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澄清綜合醫院中港分院、澄清綜合醫院、大甲李綜合醫院、童綜合醫院及光田綜合醫院。

4 「廣設中醫藥小學堂」:深入社區擴大辦理中醫藥安全宣導,建立民眾正確用藥及就醫觀念,提倡「停、看、聽、選、用」五撇步─「停偏方」停止不當看病、購藥及用藥行為;「看中醫」看病請找中醫師診治;「聽仔細」仔細聆聽專業醫師、藥師說明;「選合格」選購安全、有效中藥;「用對藥」用中藥時應遵醫囑。

5 「中醫中藥自律聯盟行動」:與台中中醫中藥商公會合作,籌辦用藥安全研討會,開辦毒劇、禁用、慎用中藥等研討課程,醫藥相關公會並成立「安全中藥抽驗中心」,抽驗會員用藥,加強自主管理。

中醫藥5層防護網

近年來,中醫會洗腎的迷思,隨著禁用含有馬兜鈴酸藥材已不再發生。此外,中醫藥的療效也逐漸受到重視。例如健保資料庫大數據分析所做的研究(註三),顯示末期腎臟病人服用特定的健保給付的合格中藥,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而且能延緩重症病人開始洗腎的時間。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團隊領導的臨床雙盲試驗顯示,中藥複方吳茱萸湯對胃食道逆流的治療效果與西藥omeprazole相當;但停藥後,吳茱萸湯可預防火燒心的持續時間比較久(註四)。我們需要透過現代研究方式,讓中醫傳統醫療為病人帶來更佳的生活品質與症狀的改善,不應該因為少數違禁藥事件而否定整體中醫藥的效果。

註一: 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http://adr.fda.gov.tw/Manager/WebLogin.aspx。聯絡方式電話:(04)22052121#4595電子信箱:tcmadr.mohw@gmail.com。

註二:http://www.taichung.gov.tw/1580185/post

註三: Lin MY, Chiu YW, Chang JS, et al. Association of prescribe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use with risk of end-stage renal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Kidney International. 2015; 88(6):1365-1373

註四: Shih YS, Tsai CH, Li TC, et al. Effect of wu-chu-yu-tang on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Phytomedicine. 2019; 56:118-125. doi:10.1016/j.phymed.2018.09.185

資料來源 : 中國醫訊第200期

相關文章

至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