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News & Message

:::
4/14/2021

關於兒童早期療育,中醫能做什麼?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兒科 鄭惟仁醫師

5歲小威(化名)是一位診斷為發展遲緩的小男孩,讓媽媽困擾的主要表現是小朋友說話時只能說出簡單的字詞,且與人相處時容易退縮、迴避他人目光,無法與幼稚園同學正常互動。目前小威已經在接受職能治療與運動訓練,媽媽想知道:除了早療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的方式能夠幫助小威?

關於兒童早期療育,中醫能做什麼

發展遲緩指的是兒童在6歲以前,因各種原因導致在粗/細動作、平衡、語言溝通、認知學習、社會心理、情緒控制等方面,成熟速度較正常兒童來得緩慢,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0~6歲兒童發展遲緩的發生率約為6~8%,引起發展遲緩的原因大多數仍是不明的,只有2成能找出明確的病因。針對這些「慢飛天使」若能依據孩子不同的需求及早給予專業協助,也就是「早期療育」,孩子就有可能逐漸趕上同齡兒童的進度;對於較嚴重的發展遲緩身心障礙兒童,早療也可以減輕其殘障程度,幫助兒童發揮潛力。

近年來在政府部門與兒科醫師們的共同宣導下,新手爸媽對於「兒童發展里程碑」的認識愈來愈多,且台灣醫療資源豐富,兒科醫師也會在施打預防針時幫忙把關,如果沒有在正常的時程出現相應的動作或語言,就會被轉介到地方的兒童發展聯評中心做進一步的診斷與治療。

雖然台灣的早期療育系統相當完善,但仍然存在如公立單位等待的時間較長,自費療育課程費用較高、或城鄉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等議題,所以仍然有許多家長會尋求不同的方式來幫助自己的孩子。

中醫在治療兒童發展遲緩主要有兩種策略,一為「藥物」,二為「針灸」,從中醫過去的記載可以發現,自古以來中醫累積了許多治療發展遲緩兒童的經驗,「五遲」中的「語遲」指的是語言發展遲緩,「立遲」與「行遲」其實就是動作發展遲緩,這些情況分屬不同臟腑的虛損,可以使用通竅、醒腦、健脾、補氣、滋腎等相應的藥物來治療。

針灸一般是選用「頭皮針」方式來刺激大腦反射區,如四神針、智五針等,藉由刺激神經末梢來達到活化腦部的作用,若是小朋友害怕疼痛,也可以用「無痛雷射針灸」來替代,使用雷射針灸後一般不會有疼痛的感覺,頂多只有些微的溫熱感,所以小朋友的接受度都特別高。

我建議小威的媽媽可以同時接受針灸與服用中藥,雙管齊下治療效果會更佳,因為小威怕痛,後來是選擇使用無痛雷射針灸。在接受幾週規律的治療後,小威的口語表達慢慢進步,開始可以講出簡單的語句,也比較願意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學校老師與小威的媽媽都感到意外。

資料來源:康健雜誌 關於兒童早期療育,中醫能做什麼?

相關文章

至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