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社區暨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緩和醫療科主任 徐華穗
A先生,56歲,身高170公分,體重102公斤,最近被診斷出第2型糖尿病及高血脂症,血壓也岌岌可危。他很想知道除了藥物治療一途,他還能做什麼來改善健康狀態的紅字,或是預防其他疾病?
B小姐,21歲,身高160公分,體重50公斤。她平日很喜歡閱讀時尚相關雜誌,老是覺得自己下半身肥胖,穿不下再小一號的牛仔褲,但是她又視運動為畏途,希望能透過藥物或抽脂等手段心想事成。
為何要減重?為了健康?為了美好的身形?一定得減重嗎?減重是否只是醫美炒作的話題?⋯⋯
上述這些問題常出現在我的減重門診,提問的可能是身為醫師的我,但更多時候來自於就診的患者。當然,我們要先了解到底誰才是真正肥胖或過重的人,以及此時此刻是否已出現和體重相關的合併症,那麼減重的必要性就可以確認了。
「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說:「凡事如果過度,皆違背自然。」研究發現,體重過猶不及,都會增加死亡率,然而,身在美食天堂的臺灣,我們的民眾大多面對的是太過沈重的那端。
肥胖和睡眠呼吸中止症息息相關。許多人都有嚴重打鼾、老是睡不飽、高血壓控制不良等問題,長久下來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及死亡率,這樣的現象在肥胖患者身上更是常見。目前的治療原則是在睡眠時使用正壓呼吸器,可以想見這又會造成休息時的不適。研究已發現,減重可以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
肥胖(或是腹部肥胖)和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糖尿病發生的相關性更是脫離不了關係。回到A先生的情形,除了配合藥物治療,要預防疾病繼續進展的重要策略當然是減重。而針對做了飲食運動控制仍成效不佳的糖尿病肥胖患者,減重手術開啟了另一扇迎向健康之窗。
很多人不知道,肥胖會提高罹癌的風險。可能的機轉包括:過多的脂肪組織會增加周邊女性荷爾蒙的產生、肥胖者體內較高的胰島素及胰島素抗性產生了一連串變化而促進腫瘤的發生,以及肥胖者體內的發炎機制、抗氧化壓力較差等。不僅如此,早在十多年前,醫界就已發現過重或肥胖者有較高的癌症死亡率。
就算沒有受到上述疾病危害,就物理學的觀點,過多的體重本身就是人體沈重的負擔。世界衛生組織在數年前就發出警語,過重或是肥胖會增加退化性關節炎的風險。美國國家衛生及營養研究報告(HANES I)指出,肥胖者罹患退化性膝關節炎的風險,較非肥胖者高出4-5倍。可喜的是,只要小幅減輕體重就可以降低此一風險。試想,無法支撐體重的膝關節,如何陪伴您隨心所欲地四處走透透?
還有許多女性深受多囊性卵巢症所苦,不僅造成月經週期混亂,甚至因而不孕。研究也發現,多囊性卵巢症患者約半數有體重過重及肥胖的問題,而這些患者也較易得到糖尿病。如果減輕體重,不僅可以改善胰島素抗性,也可以增加成功排卵的機率。
減重的必要,說到底還是為了促進健康,給自己一個更好的未來罷了。 您同意嗎?
資料來源 : 中國醫訊第16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