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News & Message

:::
3/17/2017

拒當手腳冰冷的冰山美人 中醫可助一臂之力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內科 李嘉菱醫師

冷小姐容易手腳冰冷,去年年底在冬天來臨前,為了替身體做好禦寒的準備,不斷吃當歸鴨、麻油雞、燒酒雞、羊肉爐、藥膳排骨、十全大補湯等來進補,未料吃了一星期之後,臉上竟冒出許多粉刺及青春痘,身體變得十分燥熱,手腳冰冷的情形卻沒有多大改善。 

拒當手腳冰冷的冰山美人 中醫可助一臂之力

這是常見「冷底」的錯誤觀念。手腳冰冷不一定是「冷底」,自行進補常會補出副作用,尤其是上熱下冷、內熱外冷、真熱假寒、血液循環受阻、血液灌流不足的人都必須小心地補。 

手腳冰冷屬於中醫「厥症」的一種。《素問經註節解、厥論》提到「厥凡三義: 一謂“逆”也,下氣逆而上也,諸凡言厥逆是也;一謂“極至”也,本篇之寒厥熱厥,蓋言寒熱之極也;一謂“昏迷不醒人事” 也,本篇之言陰盛陽亂是也。」也就是說,厥症可分為「氣機上逆」、「意識喪失」及「四肢冰冷」3種。在此我們只討論四肢冰冷的厥症。 

惡寒、畏寒或怕風?穿衣見端倪 

惡寒、畏寒或怕風

門診常見病患主訴:「 醫師,我很怕冷,請幫我補一下。」我通常會反問:「怎麼說?」病患回答:「因為我手腳冰冷啊!」我會再問:「這樣的情形多久了?你比別人需要穿更多衣服嗎?加些衣服之後有無改善?」會這樣問,主要是因為惡寒、畏寒、怕風大不同。惡寒的時間短暫偏向外感,畏寒或怕風的時間長久偏向虛性體質,當然三者也可能並存。 

在這個時候,穿衣的學問很大。如果穿的衣服明顯比別人多,或是明明大熱天還是穿得很厚,穿了衣服之後,冷的感覺會緩解,這就是畏寒;無論在冷天熱天但不過於冷的環境下,穿了衣服之後,冷的感覺沒有緩解,就是惡寒;在一般的溫度下,風一吹來就不舒服,則是怕風。 

四肢冷冰冰?血液循環差! 

四肢冰冷,廣義的說,就是四肢的血液循環出了問題,可能是缺血或是血液溫度不夠。在四肢的局部缺血會導致四肢冰冷,因為血液可以帶來溫度,但須辨別是血液循環受阻或血液灌流不足。血液循環受阻如氣滯、血瘀、痰濕水飲阻滯,甚至便秘、寄生蟲或某些形式的熱,也可以使血液循環受阻。血液灌流不足如氣虛、血虛、陰虛、陽虛,而這裡的「陽虛」才是真正的「冷底」。 

四肢的血液循環還須辨別是上肢或下肢,單邊或雙邊,才能適當加上引經或活血藥。如果只是單邊手腳冰冷,較有可能是血液循環受阻。 

下肢冰冷可以是腎陽虛,也可以是血液循環受阻。常有婦女主訴下肢冰冷,容易抽筋,需要蓋被子才比較舒服、比較能入睡,以為自己的體質是冷底,但是進補之後,狀況還是一樣。觀察發現原來她們的下肢有靜脈曲張,血液循環及回流不好。 

從根本治起,補腎加營養 

能量的來源需要原料和點火的工具,孫子兵法36計之一是「釜底抽薪」,或「抽薪止沸」,意謂從燒開水的鍋子底下撤出燃燒的木柴,讓開水停止沸騰,藉此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實質性的問題,而這個根本的「木柴」就是火的來源。 

人體的火來自於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先天指的是腎,後天來自食物。中醫理論提到「無陰則無以補陽」、「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補陰可以幫助補陽,而腎陰、腎陽都是火的來源,即使溫補腎陽,也有溫腎陽、補腎陽的差異性。若是單純溫腎陽,初期的效果好,但只有點火的動作,久之火源被燒光殆盡,火也點不起來,故應在適當時機給予補腎陰、補腎陽。 

食物也是火的來源,好比喝薑湯,如果只放「薑」,雖然喝了會有溫暖的感覺,但是效果不持久,需要加上「糖」這個原料讓脾胃運化產生能量,溫暖才能比較持久。 

現代人常常本末倒置,為了節食不吃正餐,又怕營養不良而補充一堆保健食品,卻還是造成營養失調。遠在二千多年前,《黃帝內經》已提到飲食療法,《素問‧ 藏氣法時論》:「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飲食是人體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即強調以穀物等主食為主、以肉、果、菜等副食為輔的飲食原則,而達到營養均衡。 

按體質用藥,手腳暖呼呼 

前面已經提到四肢冰冷的原因是四肢的血液循環出了問題,若是血液循環受阻則須 「通陽」,也就是排除障礙物,並治療產生障礙物的原因;若是血液灌流不足則須「補虛」(給予火源如氣、血、陰、陽)及「溫陽」。

中醫典籍『厥症』的辨證表

資料來源 : 中國醫訊第104期

相關文章

至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