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很熱,一名胖太太從候診室走進診間,步伐因為體重過重而有些不穩。好不容易坐下來,額頭上微微沁出汗。
「醫師,我咳嗽、打噴嚏時會漏尿,真的很困擾耶!」患者40多歲,發福的體型讓椅子有些搖晃。「自從生下老二開始就有漏尿現象,已經十多年了,但最近情況變得嚴重,連笑得太大聲,都會漏尿,現在都不敢笑了⋯⋯」
經過身體檢查與理學檢查,發現她有應力性尿失禁。之前曾經嘗試骨盆底肌肉運動 (凱格爾運動),但效果不彰。
「手術是治療應力性尿失禁的選擇之一,不過,有研究指出,體重過重的患者接受尿失禁手術的效果較不理想。所以,如果可能的話⋯⋯,最好先減重。」
「醫師,你是要我先減肥,再開刀?」 她大笑起來。「這哪有可能!我連喝水、呼吸都會胖!」
幾個月之後,這位患者再度出現在診間,這次是因為尿路感染而就診。令人驚訝的是,她真的減肥成功了,整個人瘦了一圈。我告訴她,現在可以接受尿失禁手術了。
「謝謝醫師的鼓勵,上次你建議我減肥,我痛下決心,真的瘦了。不過,我的尿失禁症狀在減肥以後已經大為改善,不必開刀了。」
尿失禁分為許多種,「應力性尿失禁」 多見於中老年婦女,由於生產、老化、骨盆底肌肉鬆弛等因素,膀胱出口括約肌及周邊組織在腹部壓力增加時,無法將尿液「鎖」在膀胱內,於咳嗽、打噴嚏或跑步跳躍之際發生尿失禁。
應力性尿失禁的嚴重程度與肥胖有關係嗎?多項醫學研究指出,身體質量指數(BMI)過高的患者,發生尿失禁的比例較高。站立時,腹部器官與脂肪組織的重力會向下傳遞至骨盆底器官(包括膀胱),腹腔內組織重量越重,產生的壓力越大,應力性尿失禁的症狀也可能越明顯。
那麼,如果體重過重,同時罹患應力性尿失禁的婦女若成功減重,能治療尿失禁嗎?
「泌尿學期刊」(The Journal of Urology)2005年有一篇Subak醫師的論文提供肯定的答案。他針對體重過重(身體質量指數(BMI)介於25-45 kg/ m2),且每週有4次以上尿失禁的肥胖婦女展開研究,這群婦女治療前平均97公斤,每星期有21次尿失禁;研究進行3個月後,婦女平均體重減少16公斤,每星期尿失禁的頻率減少60%,在6個月的追蹤中,持續維持良好效果。Subak醫師認為,體重過重的婦女如能減少5-10%體重,應力性尿失禁的症狀能明顯改善。
肥胖是造成骨盆底肌肉鬆弛與尿失禁的原因之一,若能成功減重,膀胱受到腹部油脂壓迫力量減少,症狀自然可能減輕。然而臨床上,筆者多次建議體重過重的患者減重,得到的回答多是:「要是減肥簡單, 我早就減了!」或是「我越減越肥,早就放棄了。」真正能成功減重的非常少。此外,「復胖」是重要的問題,許多藉由「非常手段」瘦下來的過重者,一旦恢復「正常飲食」與「日常作息」後,「復胖」的機率相當高。
然而,減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許多患者嘗試各種方法,卻因為飲食習慣無法改變,或無法持之以恆的運動,以致不容易得到良好成果。如果持續為尿失禁所苦,又瘦 不下來,肥胖的患者能夠接受尿失禁手術嗎?會不會有更多的併發症呢?
2011年Have rkorn醫師於「泌尿學期刊」發表了針對297位身體質量指數 (BMI)大於30 kg/m2肥胖婦女接受尿失禁手術的結果,與另412名體重正常,接受尿失禁手術的婦女比較。結果發現,BMI 大於30的肥胖婦女接受尿失禁手術,雖然治癒率比體重正常婦女為低,但尿失禁症狀仍然有明顯改善,而且發生併發症的比率並沒有升高。看來,即使沒有減肥成功,還是可以接受尿失禁手術。
「成功減重」是所有體重過重者的願望,對心血管疾病、新陳代謝等慢性病的防治都有正面幫助,對於尿失禁也有症狀改善的效果。如果妳有尿失禁的困擾,同時體重過重,不妨先嘗試減重,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資料來源 : 中國醫訊第1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