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耳鼻喉部鼻科 黃得韻醫師、戴志展主任
「醫生,我鼻子會過敏,好難受喔!」門診病人常常很煩惱的說,但是經過檢查,其中一部分自認有過敏性鼻炎的患者「純屬誤會」,他們的症狀與過敏無關。那麼到底什麼是過敏性鼻炎呢?
鼻炎是鼻腔上皮的發炎,至少要有兩個以上的下列症狀,包括打噴嚏、鼻子癢、流鼻水或鼻塞。鼻炎又可分為過敏性鼻炎及非過敏性鼻炎,肇因於過敏原的鼻炎稱之為過敏性鼻炎,若非過敏原所造成的鼻炎則稱之為非過敏性鼻炎。過敏性鼻炎是一種必須要有過敏原刺激才會引發的過敏反應,通常是在接觸過敏原之後的幾分鐘內發作,症狀可能會持續幾個小時,患者的血清中可以測得因過敏原所造成的免疫球蛋白E抗原(IgE)。
80%的過敏性鼻炎病人好發於20歲以前。如果父母雙方都有過敏病史,則小孩得到過敏性鼻炎的年齡更會提前。在過敏性鼻炎病人當中,20%於2-3歲出現過敏症狀,40%於6歲出現過敏症狀,30%於青少年及成年期出現過敏症狀。(非過敏性鼻炎的好發年齡多在成年之後。)
有過敏體質的病人,容易發生過敏性鼻炎。過敏性鼻炎在開發中及已開發國家、高社會經濟階層族群、空氣汙染區域、家族史族群、春天出生的嬰兒及第一胎嬰兒,有較高的盛行率。若母親在懷孕期間抽菸或常暴露於高過敏原的環境,也會增加小孩得到過敏性鼻炎的機率。(非過敏性鼻炎的發生則與環境、工作及接觸物質較有關係。)
過敏性鼻炎是一種複雜的慢性發炎性疾病,其症狀有鼻塞、鼻子癢、打噴嚏、流清澈鼻涕等主要特徵。嚴重的過敏性鼻炎患者還會伴隨眼睛、耳朵、咽喉等處的症狀,這些症狀可能是間斷性或持續性的出現。
嚴重的過敏性鼻炎患者會有下眼瞼變黑的現象,看起來很沒精神,甚至讓人誤以為是整晚沒睡覺。下眼瞼變黑與長期的慢性鼻部黏膜充血有關,也與過敏性鼻炎的持續時間及嚴重度成正比,患者常常揉眼睛而使得微血管受傷瘀血,也是可能的原因之一。此外,病人經常揉鼻子的結果,容易造成鼻部有皺摺痕跡,由於鼻塞影響呼吸,病人常會張口呼吸。
過敏性鼻炎的診斷主要是根據臨床症狀,至少要有打噴嚏或鼻子癢、流鼻水、鼻塞其中兩個或以上的症狀,另外可以藉由過敏原檢驗來輔助診斷。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過敏性鼻炎治療方式是採取階梯式的治療,亦即以避免接觸過敏原加上藥物治療為原則,若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無效,再考慮進一步的免疫治療或輔以手術治療。
●避免接觸過敏原
臺灣常見的過敏原中以塵蟎最為普遍,其他過敏原還有蟑螂、黴菌、貓狗皮屑、植物(樹、花、草)的種子花粉等,少數病人會因食物誘發過敏性鼻炎,如螃蟹或蝦子。患者如果可以避開以上過敏原,發病率會大為降低。
●藥物治療
治療過敏性鼻炎的主要藥物包括口服抗組織胺及類固醇鼻噴劑等。間歇性的過敏性鼻炎是以口服抗組織胺、鼻內類固醇噴劑為主,持續性的過敏性鼻炎則會考慮加上免疫治療或不同的手術治療。
●免疫治療
持續性的過敏性鼻炎若使用口服抗組織胺或鼻內類固醇噴劑治療效果不佳或無效,醫師會考慮採取免疫治療。免疫治療又稱為減敏治療,可以分成「皮下免疫治療」及「口服舌下免疫治療」兩種。「皮下免疫治療」是以皮下注射方式,把稀釋的過敏原注射到病人皮下組織;「口服舌下免疫治療」則是口服稀釋的過敏原,把過敏原帶入體內,產生免疫反應,降低日後過敏反應發生的機率。
目前,臺灣比較普遍的過敏性鼻炎免疫治療為皮下免疫治療,其最大風險是少數病人可能會產生嚴重的休克過敏反應。舌下免疫治療由於是採取口服方式,目前研究顯示其發生嚴重過敏性休克的風險較低。雖然舌下免疫治療可以免除病人打針的不適,但臺灣仍未上市,期待這項產品能早日引進以嘉惠國內患者。
●手術治療
過敏性鼻炎的手術治療是輔助療法,並非主要的治療方式,目的在改善鼻塞症狀,只有當病人接受藥物治療後仍然有嚴重的鼻塞而影響日常生活或睡眠時,才會考慮施行。手術治療的方式包括下鼻甲黏膜雷射或電燒手術、下鼻甲微創手術、鼻中隔成型手術、鼻中隔鼻道成型手術等。
我們的鼻腔與鼻竇、鼻咽、口咽、下咽、喉部、下呼吸道相連,如果沒有把鼻炎治療好,可能發生相關的併發症或共病症,包括鼻竇炎、鼻竇炎眼併發症、過敏性結膜炎、中耳炎、中耳積水、腺樣體肥大、氣喘及睡眠相關疾病等。鼻炎造成的生活品質下降或學習成長障礙,是病人及家長最大的困擾。
資料來源 : 中國醫訊第15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