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News & Message

:::
8/1/2019

盛夏溼熱罩頂 足癬趁勢崛起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皮膚科 李文豪醫師

足癬俗稱香港腳,為一發生於足部的表淺黴菌感染,常在高溫潮溼的夏天惡化。足癬在早期多於趾縫間出現濕爛、皮裂或水泡等症狀,若合併細菌感染則可能長膿皰及散發臭味,甚至會出現局部紅腫熱痛等軟組織感染的現象。到了較慢性期,主要表現是足底皮膚增厚、皮裂或大量脫皮,並且漸漸向外延伸。 

更有甚者,足癬進展到了後期,往往會造成甲癬,即黴菌侵犯指(趾)甲,俗稱「灰指甲」或「臭甲」,此時就更難治療了。

盛夏溼熱罩頂 足癬趁勢崛起

足癬逢夏易發,雙腳要認真除溼 

台灣這種亞熱帶環境,本來就有利於黴菌的滋生,很多男性上班族的雙腳整天被鞋襪緊緊包著,如果疏於注意,足癬很容易就趁勢崛起。因此,要防治足癬,日常生活必須做到下列幾點: 

1. 洗完澡或大量流汗之後,應盡快用乾淨的毛巾把趾縫、腳底或其他潮濕的部位擦乾。如未保持乾燥,不只容易引發足癬,也會增加罹患汗斑(變色糠疹)、體癬的機率。 

2. 盡可能不要與其他動物(如:貓狗)有親密接觸,如必須接觸,須注意動物的清潔和健康,否則可能因而感染黴菌,尤其是小孩更容易因為抱著帶菌的小動物而造成頭癬、臉癬。

3. 盡量穿通風的鞋子或拖鞋,如果一定要穿皮鞋或球鞋等,請穿易吸汗的襪子,最好是棉襪。 

4. 不要打赤腳,不要和他人共用任何鞋襪,襪子要每日清洗。 

5. 避免搔抓患部,因為可能會造成二次細菌感染或使黴菌蔓延

塗抹治癬藥膏,使用天數須足夠 

足癬有時會與其他皮膚疾病混淆,因此不能自行買藥塗抹,應該先由皮膚專科醫師鑑別診斷。醫師可能會取一點患部的皮屑在顯微鏡下做鏡檢,甚至在少數有必要的情況下進行「黴菌培養」。

關於足癬的治療,除了配合上述應注意事項之外,基本原則是如果黴菌只侵犯皮膚,則以外用藥為主,1日使用1-2次,塗抹範圍最好要包含肉眼可見病灶四周的1-2公分,趾縫一定要加強施藥且保持乾燥,建議一直擦到病灶看不見(或只有色素沈澱)為止,然後繼續使用1-2個星期。 

一般來說,黴菌感染經過正確的治療,且患者能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大多可於2-6星期內好轉(臉、身體、四肢約2-4 週,足部約4-6週)。但因台灣的天氣溼熱,治癒之後,每年還是可能復發,尤其6-9月,更是足癬復發的高峰期,故有時可提前做預防性的擦藥。

口服抗黴菌藥,應先檢測肝功能 

但是,以下幾種常見的黴菌感染無法只靠外用藥來對付,必須使用口服抗黴菌藥物(治療前最好先由醫師取樣做細菌培養): 

● 已侵犯到指(趾)甲(灰指甲,尤其是3根以上):原則上, 如果只有手指甲被侵犯,要治療6週;如果腳趾甲也被侵犯,要持續治療12週。

● 頭癬(治療6-8週)或其他毛囊性的病灶。 

● 以外用藥治療效果很不理想的足癬(尤其是厚皮型),或體癬(尤其是大面積)等(治 療2-6週)。 

很重要的一點是,在服用抗黴菌的藥物之前,一定要先檢測肝功能,治療過程中還要定期回診追蹤。這是因為口服抗黴菌藥物可能會使得肝指數上升,所以患者若有肝臟方面(如:活動性B型肝炎等)的疾病,將有較高的機率導致猛爆性肝炎,所以不建議使用。

一般而言,如果在治療過程中,肝指數上升到原先的兩倍以上,必須停藥。在此提醒大家,口服抗黴菌藥物常會與其他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因此如有使用別的口服藥,一定要告訴醫師。

足癬放任不理,就怕引起併發症

大家常會有個錯誤的觀念,覺得香港腳、灰指甲就是只是髒髒的不好看而已,沒什麼症狀,不需要積極治療。

其實香港腳、灰指甲在長期沒治療的情形之下,由於皮膚或指(趾)甲會有許多孔洞,並且皮膚保護功能出了問題,將使得細菌更容易進入人體,可能造成軟組織感染(如:蜂窩性組織炎),尤其是下肢血液循環差(如:工作久站、有靜脈曲張)的人,更要小心。

萬一這種情形出現在免疫力低下或嚴重糖尿病患者身上,病菌甚至有可能大量進入血液中,引發敗血症而危及生命。

皮膚病變化多,隨便擦藥是大忌

另一個常見的不當行為是,很多患者因足部不適(如:癢、痛)或有任何型態的皮疹,只圖一時方便而自行到藥房買藥來塗抹。然而,足部的任何疹子或不適,未必一定是足廯,其他可能常見的診斷還有接觸性皮膚炎、汗疱疹等等。就算真的是足癬,也有可能合併細菌感染,這時就要立即使用口服或外用的抗生素來治療,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還有一種現象是患者因腳癢而自行買藥來擦,擦了藥,雖然比較不癢了,但皮疹面積變大。這是因為足癬屬於黴菌感染,若誤用含有類固醇的外用藥,儘管皮膚炎有所改善,黴菌感染卻會惡化,甚至演變為體癬或股癬,還可能大大增加醫師診斷的困難。

皮膚病千變萬化,外觀看來很相似的疹子,或許就有一二十種可能的診斷,而同一診斷也可能出現數種很不一樣的外觀,尤其是在患者自行用藥治療之後,更容易如此。所以皮膚有任何問題或長疹子,應找皮膚專科醫師診斷,才能獲得正確的治療,也才能早日恢復健康的皮膚原貌。

資料來源 : 中國醫訊第109期 

相關文章

至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