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內科部消化系 楊其穎醫師
王先生因為工作關係,三餐不定時且大多是囫圇吞棗地一下就吃完了。大約從1年前開始,他常常覺得上腹有灼熱感,胃脹氣尤其容易在飯後發生,雖然有時服用成藥可以改善症狀,卻仍一再發作,半年前曾接受上消化道內視鏡及腹部超音波檢查,並無特殊發現。最近幾週,胃脹氣發作頻率增加,而且越來越嚴重,他到本院消化內科門診就醫,診斷為功能性消化不良,再次做了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沒有潰瘍或發炎,但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接受三合一的藥物治療及改變飲食習慣後,胃脹氣終於逐漸改善。
所謂胃脹氣是指患者在飲食或喝水之後,上腹部出現腫脹感及壓迫感,症狀包括噁心嘔吐或疼痛等。許多疾病都會引起胃脹氣,包括結構性的病變(如:胃潰瘍、胃食道逆流、腫瘤、寄生蟲感染或藥物),乃至肝臟、膽或胰臟的病變等,都是可能因素之一,另有一類胃脹氣則是功能性病變引起的。
根據2015年《新英格蘭期刊》的報導,胃脹氣約有25%源自結構性病變,75%則是功能性的問題。本文介紹的就是發生率最高的功能性消化不良。
根據最新的羅馬IV標準(Rome IV criteria),功能性消化不良必須具有下列1個或多個症狀:進食後腹脹、容易有飽足感、上腹痛、上腹灼熱感,並且沒有胃部結構上的異常(包括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能解釋其症狀。
功能性消化不良依其症狀特性又可分成兩大類,一是飯後腹脹症候群,每週至少有3天在進食後腹脹並且(或是)容易有飽足感;二是上腹痛症候群,在進食前或進食後會上腹痛並且(或是)有上腹灼熱感。根據統計,15.8-35%的病人會同時出現飯後腹脹與上腹痛兩大特徵。
診斷功能性消化不良,除了根據前述症狀之外,還需符合飯後腹脹症候群或上腹痛症候群的診斷標準,並且症狀至少曾經出現6個月,同時持續3個月以上才能確定。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理生理機轉是複雜且多因素的。黏膜完整性的受損、免疫下降、腦部對腸胃道的控制失調等,皆會使胃十二指腸的運動及感覺失衡。主要的影響層面如下:
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有爭論的,只有部分患者能因而得到緩解。相關的研究結果如下:
大多數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罹病過程是慢性的,症狀起起伏伏。追蹤發現,大約15-20%的病人症狀會持續存在,50%的病人症狀會緩解,35%的病人症狀會波動且可能會符合其他消化道功能性疾病的診斷。
儘管功能性消化不良不易診斷又不易治療,不過目前並無確定的證據認為它會影響患者生命。
資料來源 : 中國醫訊第17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