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News & Message

:::
6/10/2019

一吃喝就胃脹氣 多為功能性消化不良惹的禍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內科部消化系 楊其穎醫師
 

王先生因為工作關係,三餐不定時且大多是囫圇吞棗地一下就吃完了。大約從1年前開始,他常常覺得上腹有灼熱感,胃脹氣尤其容易在飯後發生,雖然有時服用成藥可以改善症狀,卻仍一再發作,半年前曾接受上消化道內視鏡及腹部超音波檢查,並無特殊發現。最近幾週,胃脹氣發作頻率增加,而且越來越嚴重,他到本院消化內科門診就醫,診斷為功能性消化不良,再次做了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沒有潰瘍或發炎,但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接受三合一的藥物治療及改變飲食習慣後,胃脹氣終於逐漸改善。

一吃喝就胃脹氣 多為功能性消化不良惹的禍

75%的胃脹氣源自功能性消化不良

所謂胃脹氣是指患者在飲食或喝水之後,上腹部出現腫脹感及壓迫感,症狀包括噁心嘔吐或疼痛等。許多疾病都會引起胃脹氣,包括結構性的病變(如:胃潰瘍胃食道逆流、腫瘤、寄生蟲感染或藥物),乃至肝臟、膽或胰臟的病變等,都是可能因素之一,另有一類胃脹氣則是功能性病變引起的。

根據2015年《新英格蘭期刊》的報導,胃脹氣約有25%源自結構性病變,75%則是功能性的問題。本文介紹的就是發生率最高的功能性消化不良。
 

患者可能出現的症狀及診斷標準

根據最新的羅馬IV標準(Rome IV criteria),功能性消化不良必須具有下列1個或多個症狀:進食後腹脹、容易有飽足感、上腹痛、上腹灼熱感,並且沒有胃部結構上的異常(包括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能解釋其症狀。

功能性消化不良依其症狀特性又可分成兩大類,一是飯後腹脹症候群每週至少有3天在進食後腹脹並且(或是)容易有飽足感;二是上腹痛症候群在進食前或進食後會上腹痛並且(或是)有上腹灼熱感。根據統計,15.8-35%的病人會同時出現飯後腹脹與上腹痛兩大特徵。

診斷功能性消化不良,除了根據前述症狀之外,還需符合飯後腹脹症候群或上腹痛症候群的診斷標準,並且症狀至少曾經出現6個月,同時持續3個月以上才能確定。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響層面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理生理機轉是複雜且多因素的。黏膜完整性的受損、免疫下降、腦部對腸胃道的控制失調等,皆會使胃十二指腸的運動及感覺失衡。主要的影響層面如下:

  • 胃排空時間的失調:25-35%的病人胃排空時間延遲,10%的病人胃排空時間減少。
  • 迷走神經控制胃蠕動的協調性受損
  • 胃及十二指腸對於脹及酸的刺激敏感度增加:一項以270人為對象的研究發現,37.4%的患者對胃膨脹的敏感度上升。
  •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及改變腸道的微生菌環境
  • 研究指出,十二指腸嗜伊紅性球的增加和容易有飽足感的症狀有關。感染、壓力、攝取過多酸性物質、抽菸及食物過敏都可能使十二指腸黏膜受損而產生症狀。
  • 心理因素:焦慮、憂鬱及神經過敏症和功能性消化不良有關。
     

很多病人只要自我改變就會好多了

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有爭論的,只有部分患者能因而得到緩解。相關的研究結果如下:

  • 一項研究發現,約30-40%的病人在使用安慰劑之後,症狀改善,可見不必藉助藥物治療,透過衛教、生活模式改變和飲食調整等方法,也能達到相同效果。另外,患者應避免服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少喝咖啡、酒及抽菸。
  • 關於幽門螺旋桿菌的影響,在一項以3566名患者為對象的臨床研究中發現,每治療15名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有1人可獲改善;若能成功治療,改善時間可持續6個月以上。
  • 目前認為氫離子幫浦阻斷劑及H2接受器拮抗劑較有可能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一項臨床試驗就3725名病人進行分析,結論是氫離子幫浦阻斷劑比安慰劑能改善症狀,並且它對上腹痛或以胃食道逆流症狀為主的病人較為有效,但對於以飯後腹脹、易有飽足感、噯氣等症狀為主的病人,改善較少。
  • 促進腸胃蠕動藥物的療效優於安慰劑,每治療6名病人就有1人獲得改善。但研究藥物大多是使用Cisapride及Domperidone,若是使用Erythromycin、Azithromycin等單純只能促進蠕動而無中樞止嘔功效的藥物,治療效果較差。
  • 精神方面的用藥及抗憂鬱藥物通常用在第2線,雖然改善症狀的效果優於安慰劑,但是許多研究的個案數少且品質較差。在藥物的選擇上,三環抗憂鬱劑(如:Amitriptyline)比血清素回收阻斷劑或血清素-腎上腺素回收阻斷劑的效果來得好。
  • 心理治療及替代醫學對症狀能有所改善,但證據仍然不足。
     

醫師的叮嚀

大多數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罹病過程是慢性的,症狀起起伏伏。追蹤發現,大約15-20%的病人症狀會持續存在,50%的病人症狀會緩解,35%的病人症狀會波動且可能會符合其他消化道功能性疾病的診斷。

儘管功能性消化不良不易診斷又不易治療,不過目前並無確定的證據認為它會影響患者生命。

資料來源 : 中國醫訊第170期

相關文章

至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