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News & Message

:::
1/7/2019

不怕心動就怕心悸 難以承受的心頭小鹿亂撞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內科 李嘉菱醫師、吳依倩醫師

一位20歲的女大學生,沒有特殊病史。幾個月來,她的胸口總是冷不防的劇烈跳動,甚且嚴重到必須停下手邊的事休息,才會逐漸緩和。這種症狀時好時壞,遇到考試熬夜或趕報告時,情況特別明顯。 

心悸~難以承受的心頭小鹿亂撞

另一位50歲男子,有高血壓和冠心病病史(心導管置放支架3支),定期在心臟科門診追蹤。最近胸口常覺得悶悶的,偶爾來一陣怦怦亂跳,懷疑是否血管又塞住了,立刻就醫做進一步檢查。檢查確定冠狀動脈仍然暢通,但症狀沒有緩解的跡象。

心悸是什麼? 

一般人的心跳在正常休息時為每分鐘60-100下之間,跳動規律,運動會加快,晚上睡覺則會減緩。吸氣時稍快一些,吐氣時慢一 點,若處於靜止狀態,通常不會感覺到自己的心跳。

心悸是我們自覺心臟跳動異常的一種不適感,通常是心臟收縮太強、太快或心跳不規則所引起,多為陣發性。

何時感到心悸是正常的? 

心跳受自律神經控制,一旦遭逢緊急狀況,例如劇烈運動過後、第一次約會、生病發燒、大樂透開獎、學生被點名上台發言等等,自律神經便會因刺激而加快速率來應付身體所需,即為心悸。這屬於生理性的自然現象,壓力排除後,大多會逐漸恢復正常。

心悸的原因

心臟性因素 

  1. 心律不整:心臟跳動速度、節律或收縮力異常。
  2. 非心律不整:心臟衰竭或瓣膜性心臟病

非心臟性因素 

  1. 心理疾病:焦慮、緊張或其他心身病。
  2. 系統性疾病:貧血、嗜鉻細胞瘤或甲狀腺機能亢進等。 
  3. 藥物:如部分減肥藥、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或毛地黃。 
  4. 其他:發燒、懷孕、血糖過低等。

心悸發作時可能伴隨的症狀

心悸發作時若伴隨胸痛、暈厥或冒冷汗,要特別小心。伴隨胸痛,可能有缺血性心臟病;伴隨暈厥或眩暈,可能有心律不整;伴隨熱潮紅或感覺異常,可能是停經症候群或緊張所致。 

當醫師用聽診器檢查發現心雜音,可能表示有心臟瓣膜性疾病。若發現前頸部腫大、發燒或有姿態性低血壓,則應懷疑是否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症、感染或貧血。

中醫怎麼看心悸? 

中醫把自覺心跳的症狀分成「心悸」及「怔忡」兩種,說明如下:

自覺心跳的症狀分類

依臨床辨證,中醫又將心悸分為以下幾型: 

中醫又將心悸分類

中藥的現代藥理作用 

現代藥理研究已證實部分中藥所含有效成分,類似西藥的藥理作用,可以明確控制心律及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改善心悸症狀。 

● 苦參、黃連、當歸、蓮子心、菖蒲

能阻滯心肌細胞膜上的鈉離子通道,延長心肌絕對不反應期,抑制異位起搏點,調整心率。 

● 人參、五味子、五加皮、葶藶子 

抑制心肌細胞膜鈉鉀泵ATP,抑制室性早搏和陣發性心動過速。 

● 丹參、紅花、赤芍、黃連

鈣離子通道阻斷作用,可擴張血管,增加血流量,抗心律不整。

● 麥冬、栝樓實

具有擴張冠狀動脈和增加血流的作用。 

● 炮附子、甘草 

增加心率,可有效恢復竇房結功能,增進心臟傳導系統效應。

日常養生須知 

心悸常因非心臟性因素所引起,只要做到下列幾點,就能緩解症狀及避免復發:

● 保持心情愉快,適度運動。 

● 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忌吃辛辣、油膩或喝咖啡、濃茶等刺激性食物,戒菸酒。

● 注意氣候和環境溫度的變化,適當增減衣物,避免外邪侵襲。 

● 若是藥物引起的心悸,宜和醫師討論是否停藥或另選替代性藥品。 

● 治療中應規則服藥,當症狀緩解後需再服藥一段時間,以鞏固療效。

對心臟有益的食材

對心臟有益的食材

資料來源 : 中國醫訊第124期

相關文章

至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