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憂鬱症的患者常常不覺得自己「憂慮」,醫師今天說,營養與身心狀況息息相關,新鮮蔬果和魚油有助免疫系統處於平衡。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張倍禎指出,有人常心情煩悶藉吃東西紓解情緒,體重因而上升,更提不起勁;還有銀髮族常抱怨自己頭痛、腳痛、痛到睡不著,從診所看到大醫院都檢查不出問題。這類患者都屬於憂鬱症。
張倍禎指出,憂鬱症患者常常不覺得自己「憂慮」,反而較常以「非特異性的身體症狀」來表現,包括胸悶、疼痛、失眠、疲勞等;患者儘管處在「崩潰」邊緣,仍能努力維持一般生活運作,使得周遭親友無法察覺。
憂鬱症發作時,張倍禎表示,患者會連續兩週內伴隨多項症狀,例如體重減少或增加、失眠或嗜睡、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動、覺得疲累或失去活力、「無價值感」或罪惡感、無法專心或集中注意力、想到死亡或反覆出現自殺的意念。
張倍禎引用國內外研究結果顯示,觀察受試者體內不飽和脂肪酸的濃度,與發炎物質、脂質代謝基因變異的過程中,發現了奇妙關聯,例如不飽和脂肪酸濃度沒有上升的話,約 3 成患者的憂鬱症就持續下去。
張倍禎以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發表的研究指出,接受干擾素治療的 C 型肝炎患者,要預防干擾素誘發憂鬱症,不飽和脂肪酸確能發揮效果,佐證抗發炎成分對抗憂鬱症的角色。
「營養飲食是決定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張倍禎指出,反式脂肪酸、糖類等都會促進發炎反應;新鮮蔬果和魚油則可讓免疫系統處於平衡狀態,服用魚油補充品,注重營養攝取,避免過多人工添加物、毒素等,都有助於改善身心平衡。
張倍禎強調,維他命 B1、B9、B12、D 及膽鹼、鐵、鋅、鎂等,都具抗鬱功能,飲食習慣與精神健康有直接關聯,特定營養素的單獨療法或合併療法,也有一定療效。